5 年前,一個 10 歲男孩的好奇心點著了他對鳥類的愛,並在日後席捲全村,促成村民們共同保護過境菲律賓南部的遷徙性猛禽。 當時這個小男孩出自好奇,也跟著爬上山丘,想一探究竟。這些陌生人跟他說他們是賞鳥人,而且讓他感到很興奮的是,他們還讓他瞧瞧強大的單筒與雙筒萬遠鏡裡的風景。小男孩滿懷期待,想要看到被稱作猛禽的大鳥特寫,聽說這些猛禽是從中國、台灣和其他國家飛到眼前。
環境資訊中心/編譯:黃鈺婷
5 年前,一個 10 歲男孩的好奇心點著了他對鳥類的愛,並在日後席捲全村,促成村民們共同保護過境菲律賓南部的遷徙性猛禽。
故事的緣起是這樣的:在民答那峨島薩蘭加尼省(Sarangani province)的最南端附近,有個村子叫里約德皮拉爾(Rio del Pilar)。有一天,Joriden Ligoyligoy 在村子裡的一座山丘上,看到幾個陌生人用望遠鏡在看天空。
當時這個小男孩出自好奇,也跟著爬上山丘,想一探究竟。這些陌生人跟他說他們是賞鳥人,而且讓他感到很興奮的是,他們還讓他瞧瞧強大的單筒與雙筒萬遠鏡裡的風景。小男孩滿懷期待,想要看到被稱作猛禽的大鳥特寫,聽說這些猛禽是從中國、台灣和其他國家飛到眼前。
望遠鏡裡的驚鴻一瞥,讓 Ligoyligoy 徹底著迷。「這些遷徙性猛禽真的太讓人印象深刻」,現在已經 15 歲的 Ligoyligoy 說。「牠們卸下了我心裡的壓力。我很喜歡欣賞這些大鳥。」
(薩蘭加尼省的「猛禽男孩」Ligoyligoy,在 10 歲大的時候在一座山丘上遇到菲律賓猛禽學會成員。當時的這座山丘,後來設為「薩蘭加尼猛禽之丘」。來源:
)
自從 5 年前的那天起,只要 Ligoyligoy 不用做家事或打零工幫助他貧窮的家庭,他都會和菲律賓猛禽學會(Raptorwatch Network Philippines)成員與薩蘭加尼省政府官員一起,在每年的猛禽監測活動中擔任調查志工。現在就讀 9 年級的 Ligoyligoy,已經學會辨識猛禽(在當地稱為「langgam」),這些飛越村莊上空的鳥類就像是他最好的朋友。他也因此得到「薩蘭加尼猛禽男孩」(Raptor Boy of Sarangani)的稱號。
在成為當地的賞鷹模範男孩之前,Ligoyligoy 說他很常在這座多山的村莊中,用彈弓打鳥來玩或吃。然而,偶遇賞鳥人的機緣,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。
現在他除了會呼籲鄰里間的同齡人不要打鳥之外,他還號召社區居民一起節制在山林裡砍樹的習慣,以保護候鳥的巢位。「我們必須好好保護猛禽,因為他們有助於消除農田裡的害蟲或老鼠」,Ligoyligoy 告訴《Mongabay》。
雖然關於當地瀕危特有種、全世界數一數二大的猛禽食猴鵰(Philippine eagle,學名:Pithecophaga jefferyi)的研究很豐富,但對於那些隨著季節過境菲律賓的猛禽,資料卻相對缺乏。
菲律賓猛禽學會自 2013 年起開始調查猛禽的遷徙路徑,至今已沿著這些鳥的遷徙線,從北邊的呂宋島到南邊的民答那峨島共建立 5 個調查樣區。
(照片遠景是位於薩蘭加尼省格蘭自治市的塔塔克山(Mount Taltak),是候鳥的停棲點所在地之一。圖片是從薩蘭加尼猛禽之丘觀測站拍攝。來源:
)
其中一個樣區就是位於里約德皮拉爾村的薩蘭加尼猛禽之丘,這裡被認為是候鳥的中繼站。2016 年,菲律賓猛禽學會與薩蘭加尼省政府的環境保護與保育中心(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Center,簡稱 ECPC)合作劃設這個研究樣區。
日本鳥類保護聯盟(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Birds)與亞洲猛禽研究保育聯盟(Asian Raptor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Network)也都有參與協助保育猛禽遷徙線。
這些保育團體與薩蘭加尼省政府合作,為里約德皮拉爾村所在地格蘭自治市,建立遷徙猛禽資料庫。每年的監測活動大概會在 9 月到 10 月舉行完畢,這段時間鳥類會從牠們在俄羅斯、中國、日本與台灣的繁殖地往南,飛向溫暖的菲律賓與印尼。(這些鳥會在隔年 3、4 月北返。)
過去 5 年間,薩蘭加尼猛禽之丘的研究人員記錄到成千上百隻猛禽南遷。觀測站附近的塔塔克山(Mount Taltak)與古洛山(Mount Gulo)被認為是這些候鳥的停棲地。
菲律賓猛禽學會負責人 Alex Tiongco 律師與同事 Teresa Cervero 已經記錄到至少 10 種候鳥,以及 5 種在菲律賓已有留鳥族群的候鳥。
今年 ECPC 總共記錄到 11 萬 1664 隻猛禽,其中包含 10 萬 9874 隻赤腹鷹(Chinese Sparrowhawks,學名:Accipiter soloensis)、1784 隻灰面鵟鷹(Gray-faced Buzzards,學名:Butastur indicus)、3 隻魚鷹(Western Ospreys,學名:Pandion haliaetus)與一隻東方蜂鷹(Crested Honey Buzzard,學名:Pernis ptilorhynchus)。
這些猛禽在 IUCN 紅皮書中都不是受脅物種。ECPC 的獸醫師 Roy Mejorada 說,今年監測期間至少有 7 次颱風侵襲菲律賓,天氣惡劣,所以 2020 年觀測到的猛禽數量比較低。但在這之前的猛禽數量是呈現上升趨勢。
(薩蘭加尼 ECPC 團隊每天執行遷徙猛禽監測工作。2019 年記錄到的猛禽隻數為 16 萬 1719 隻,比起 2018 年的 10 萬 6685 隻、2017 年的 13 萬 2945 隻與 2016 年的 7 萬 8817 隻,都來得高。來源:
)
Mejorada 說,造訪格蘭市的猛禽隻數之所以上升,可能有受到社區保育意識提高影響。這項 5 年監測計畫在今年 10 月 31 日結束,Mejorada 說他們希望可以繼續執行,或找新的贊助單位來持續調查。
https://www.seinsights.asia/article/3290/3271/7600
NPOchannel所提供的平台,輕鬆獲得公益團體的資訊,整合國內數十家公益團體所推動的勸募專案,詳細地公佈每一個勸募專案的需求分配制度。無論是替受贈者募集資源,或是保障捐款人的權益,我們相信藉由公益交流平台,公益組織 可以更明確地服務社會大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