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大後才明白,陪伴是一種溫柔的選擇。台灣每六位中高齡長者,就有一位默默承受憂鬱情緒,邀請您與我們溫柔相伴,陪他走過孤單時刻。
即使無法回到從前,我們一直都在
75歲的阿月奶奶平時積極參加健腦、桌遊課程,也在那裡接觸音樂、學習閱讀樂譜,原本以為自己做不到,沒想到卻越學越有自信。
但社工觀察到在新冠疫情過後,大家可以彈性脫下口罩,奶奶卻變得沉默、不安。原來是她在年輕時很注重儀態,因個子嬌小特別喜歡穿三吋高跟鞋,總被朋友稱讚是「最有氣質的媽媽」,不過卻因一場大病改變了容貌,也影響了餘生。
奶奶40歲那年,經歷了腦部腫瘤手術,自此失去右耳聽力與右臉表情,她說:「忘記有多久都不敢照鏡子,記憶中的那個自己好像不見了……」。
直到有天,長輩們與據點附近幼兒園的孩子們共演樂曲,奶奶看著孩子們專注的眼神與笑容,如此純粹且毫不顧忌他人眼光,只是真實的作為自己,奶奶被如此單純的情境打動,紅了眼眶說:「沒想過小朋友會看著我說『阿嬤好厲害喔!』,我覺得自己被喜歡、被看見,那個原本的自己好像又回來了!」
我們沒辦法讓時間倒轉,但卻能透過一次次的陪伴和傾聽,帶著長者找回笑容與尊嚴。
穩定的日常,是最溫暖的安全感
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資料顯示,台灣每6位50歲以上的中高齡者,就有1人正面臨情緒憂鬱,其中僅約27%實際接觸過相關醫療。隨著年齡增長,尤其對獨居長者與雙老家庭而言,親人離世、身體退化與生活孤寂,再加上老舊住家環境的不便,常使人感到無力與無助。
當記憶力減退、食慾降低、對事物提不起興趣,這些看似老化的徵兆,其實可能是憂鬱的警訊。若缺乏親友提醒與陪伴,常難以察覺異狀而錯失治療契機,逐漸陷入孤立與情緒困擾,成為高風險族群。
本計畫依對象分別規劃「及時照顧陪伴」、「暖心關懷」及「社區心理健康促進」
。及時照顧陪伴:結合社工、居服照顧團隊與志工站,提供定期訪視、基本生理數據監測、住家環境安全檢視和無障礙設施優化等服務。
。暖心關懷:陪伴特殊需求的長輩就醫、外出散心和參與活動,讓處在心理困擾的長輩獲得及時協助,不再孤立無援。
。社區心理健康促進:串連在地心理諮商專業,共同辦理團體課程,提升情緒韌性與自我覺察,讓心理支持資源走入社區、走近每位長者身邊。
陪伴長輩走過低潮的生活日常,揮別孤寂再展笑顏
弘道關懷依實際所需,從基本生活需求、居家安全到心理支持,提供溫飽、住家安全、願意傾聽的心,讓長者感受到被理解、需要的時候有人陪,逐步減輕內心的孤單與焦慮,不再因低落情緒而困於家中,慢慢增加與人際互動的機會、活出自主。
●單筆捐款$500元
支持弘道關懷情緒低落長者,獲得新鮮營養膳食、陪伴參與健康促進活動等服務,協助維持體能和減緩低落孤獨感。
●單筆捐款$1,500元
支持弘道照顧輕度憂鬱長者的日常,陪伴就醫、陪同參與據點課程、改善和優化居住環境安全等服務,協助穩定身心狀態。
●定期定額250元
穩定陪伴全年守護情緒低落長輩,透過穩定的關懷,適度引導、連結跨專業資源和規劃多元照顧模式,協助長輩自在安老;支持專業團隊走進社區進行「認識老年憂鬱情緒」和「優質陪伴與傾聽」等心理健康促進行動。
NPOchannel所提供的平台,輕鬆獲得公益團體的資訊,整合國內數十家公益團體所推動的勸募專案,詳細地公佈每一個勸募專案的需求分配制度。無論是替受贈者募集資源,或是保障捐款人的權益,我們相信藉由公益交流平台,公益組織 可以更明確地服務社會大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