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他們也曾經像現在的你我,是支撐起社會的中堅力量; 大多數現在的中堅力量在不久的將來,也將成為今天的他們。
獨居老人最常發生以下三類案例:
1. 獨居死與延遲發現的悲劇
這是獨居老人最令人心痛的社會案件類型,通常與突發疾病或意外跌倒有關。
• 案例描述:某改建社區的里長曾表示,在一個月內接獲多起「獨居死」或「孤獨死」的通報。70、80多歲長者可能因在家中洗澡時跌倒、或夜間突發心血管疾病,因無人即時發現,也未裝設緊急求助系統,導致數日後遺體才因異味或鄰居異狀通報而被發現。
• 這些案例凸顯了高齡長者缺乏日常的社會監測,即使是患有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,若沒有規律的電話問安或訪視,一旦發生意外,死亡率將大幅增加。有些里長甚至面臨找不到家屬、被迫「伴屍」數小時的困境,反映出社會與現實脫節的痛點。
2. 瞄準房產與養老金的詐騙案
獨居老人因警覺性較低、渴望關懷,且習慣使用傳統市話,經常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,且損失金額龐大。
• 案例描述:
o 假檢警詐騙: 新北某位獨居老翁遇到假冒檢察官或警察的詐騙集團,對方聲稱長者的銀行帳戶涉及刑案,要求將所有存款領出並「監管」。因此被騙走近新台幣 2,000 萬元,且被詐騙集團引導至地政事務所,將價值數千萬元的房產設定抵押借款,最終人財兩失。
o 偽造遺囑詐欺: 更有駭人聽聞的案例,詐騙集團鎖定無繼承人的獨居老人,串通律師、代書甚至戶政人員,在長者過世後偽造遺囑,企圖詐領高達上億元的新台幣遺產。
• 獨居老人不只是財物受損,更是被惡意利用了他們對公權力的信任,以及缺乏親友協助查證的弱點。
3. 因失能與環境惡化導致的居住危機
生活自理能力下降,加上缺乏整理能力和支持,導致居住環境惡化,影響健康與安全。
• 案例描述: 在台北市的社會住宅中,曾有議員披露獨居高齡長者因年邁失能,無法打理家務,導致居住空間堆滿雜物,環境髒亂不堪,蟑螂、老鼠亂竄。長者甚至在跌倒後,因動彈不得而與垃圾同睡,嚴重威脅其健康與居住安全。
• 僅靠依靠「房子」並不足夠,更需要主動介入的居家服務和社工定期的居家環境評估,以確保失能獨居長者能維持最基本且安全的衛生環境。
獨居老人的四大主要問題
1. 社會孤立與心理寂寞
這是獨居長者最核心的痛點。缺乏日常的人際互動,使他們容易感到被社會遺棄,進而導致憂鬱症、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。最令人擔憂的是,在突發疾病或意外發生時,無人知曉、無法及時獲得救援的「獨居死」風險極高,成為獨居長者居家安全的隱憂。
2. 經濟壓力與資源匱乏
許多獨居老人僅依賴微薄的退休金、國民年金或政府補助維生。隨著年齡增長,醫療支出和生活開銷不斷增加,使得他們在經濟上面臨巨大壓力。這不僅影響了他們購買足夠營養食物的能力,也限制了他們尋求高品質醫療或聘請居家服務的可能。
3. 健康與醫療照護挑戰
雖然台灣有全民健保,但獨居長者常因行動不便、居住地偏遠,或缺乏親友協助,難以定期前往醫院就醫或進行復健。慢性病管理因此變得困難重重,且因獨自生活,飲食與作息難以規律,更易使健康狀況惡化。
4. 居家與緊急應變安全
老舊的居住環境、缺乏無障礙設施、以及夜間照明不足等問題,都大幅增加了長者跌倒受傷的風險。一旦發生意外,他們往往難以自行撥打求助電話或啟動緊急機制,錯失黃金救援時間。
今天的他們也曾經像現在的你我,是支撐起社會的中堅力量;
大多數現在的中堅力量在不久的將來,也將成為今天的他們。
耆幼關懷協會邀請您加入我們,一起成為支持的力量。
NPOchannel所提供的平台,輕鬆獲得公益團體的資訊,整合國內數十家公益團體所推動的勸募專案,詳細地公佈每一個勸募專案的需求分配制度。無論是替受贈者募集資源,或是保障捐款人的權益,我們相信藉由公益交流平台,公益組織 可以更明確地服務社會大眾。